索引号 | rdwyh/2022-00002 | 发文字号 | |
成文日期 | 2022-06-27 | 发布日期 | 2022-06-27 |
标 题 | 关于加快推进我县教育工作发展的建议 | ||
发布机构 | 府谷县人大常务委员会 | 公文时效 | 有效 |
建议人:马金保等10名代表联合提出
案由:“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我县于2011年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以来,惠及了包括非府谷籍在内的所有在府就读学生家庭,教育的普惠性、公平性初步显现,“上学难、上学贵”得到有效解决。教育部门在落实职普招生政策、规范教学管理、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实施阳光招生等方面建立长效落实机制,并取得显著成效,教育教学整体质量得到提升。但是,全县教育事业发展与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还不相适应,教育教学成效不及邻近的榆阳、神木等县(区),与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
案据:1.我县高中和城乡中小学、幼儿园布点亟待优化。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中“每20万人口设置1所高中,主要设置在县城和重点镇,优化普通高中布局”的规定,我县现有府中、三中、一中和麻中四所高中和完全中学;2020年全县共招高中生1500名,府中可招1000人招800人,三中可招500人招350人,一中、麻中招350人,高中布局分散,没有整合利用。基层赵五家湾、田家寨、石马川三所学生人数在10人以下学校没有撤并到位。2.城区超大学校、超大班额问题仍然存在,县城小学、幼儿园建设步伐缓慢。城区除一、七年级外,其他年级大班额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以三完小、前石畔学校尤为突出,教室拥挤不堪,学生课余活动空间不足。我县第六小学和第十三幼儿园于2019年3月份开始筹建,项目至今未启动,近两年来,新区贾家湾片区内住户骤增,经初步调研,附近的住宅小区和家属房的各类住户约2800户、9800多人,且周围无小学,给附近的三完小、四完小、前石畔学校造成了很大的入学压力。学前段只有九幼一所幼儿园,园小人多,入园难。目前该园设15个活动班,在园幼儿623名,班均41.5人,远远超出了《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的小班每班不超25人、中班每班不超30人、大班每班不超35人的要求。县城幼儿园、小学项目建设滞后,“大班额”问题依然突出。3.高中教学质量仍需提高。我县高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考优质生源和优秀教师流失多,2017年至2020年学生分别流失226人、136、106人,共计468人;教师分别流失19人、31人、11人。二是高中骨干教师数量不足,按照陕西省标准,我县高中省、市、县骨干教师分别应有17名、34名、67名,现实有特级教师2名、省级骨干10名、市级骨干10名、县级骨干23名。三是高考高分段学生人数和考取国内重点名校人数的比例还不高。2020年,我县文科一本上线人数123人,上线比率较上年减少1.7%;理科一本上线人数337人,上线比率较上年增加1.8%。4.民建公办学校问题多。我县共有7所租赁校舍的公办学校(幼儿园),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租赁校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租赁方式不完善,责任义务不明确,出租方一直未承担租赁费用税金;二是租赁费用偏高、相互不均衡;三是租赁校舍出租方投入不足,校舍破旧严重;四是第九幼儿园三年免费租期已到,需要重新评估;五是职中原后河川校区闲置近两年一直未退出。
方案:一是继续加大教育发展投入。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多层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我县《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在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充分激发教育活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保证县财政主体投入的同时,县政府及教体部门要积极争取中省市转移支付资金,加快中小学、幼儿园校舍建设。二是统筹配置教育资源。要尽快编制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发展规划,合理布点学校和设置学段。统筹利用老城区腾退办公用房和职业中学新府山闲置校区,解决城区大班额、超大班额问题。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加快农村“空壳”学校和高中布点的撤并、优化。三是提升高中教育质量。一要尽快研究制定加快我县高中教育发展和引进培育教育优秀人才、建设府中名校等指导性意见,促进高中教育质量的提升。二要完善高考质量奖励办法,设立高考奖励专项资金,加大对高中教师奖励力度,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三要实施培优计划,努力实现高考冲刺名校有新突破。四是规范对民建校舍的租赁行为,对租赁的民建校舍要根据市场变化评估核定租赁费用,重新签订和完善租赁合同;对闲置或不需要租赁的校舍要终止租赁协议,退出租赁。
办理情况:
一、优化学校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一是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中“每20万人口设置1所高中,主要设置在县城和重点镇,优化普通高中布局”的规定,依据县政府4月29日第4次常务会议纪要,计划从2021年秋季学期起,我县重点设置2所普通高中,即府谷县府谷中学和府谷县第一中学,将麻中和三中改办为初级中学(2021年秋季学期起停招高中,2022年停办,保留原机构设置)。2021年,府谷中学计划招收高一新生1020名,第一中学计划招收高一新生530名。
二是优化城乡教育资源,科学合理规划城乡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加快新建县城小学、幼儿园,解决县城超大学校、超大班额问题。一方面加快推进城区教育新建、续建项目。五中按计划推进续建工程,计划于2022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加快推动新建第六小学、第十三幼儿园的前期筹备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以缓解新区片区幼儿、小学生的入学压力。另一方面,优化整合撤并乡村小规模学校。整合碛塄小学,招收一年级寄宿生,为城区有住宿需求的小学生提供住宿服务;撤并赵五湾学校小学,到邻近的庙沟门学区和哈镇大岔九年制学校就读。
三是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等规定,有效降低因择校而加剧的超大班额问题。制订出台《府谷县2021年城区幼儿小班,一、七年级招生入学工作方案》,严格按照“户籍登记为主、住房登记为辅、就业经营补充,就近免试”的原则,保证一二、七八年级不出现大班额(55人以下),幼儿小班人数原则上控制在25人以下,其他有大班额、超大班额年级不在接收转学学生,最大程度上降低大班额。
二、提高教育质量,提升高中办学影响力
1.关于缓解优质生源流失问题。一是设法筹措资金,兑现了2019年县政府主要领导给府中学生承诺的高考奖励金和府中自主招生优质生源部分补助,兑现了2020高考、中考奖励政策。二是进一步提高府谷中学办学实力,府中设立宏志班和培优班,2022届引进省市名师3名,优化高考教师团队。三是继续从社会、家长、学生三个层面进行宣传引导,通过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深入初中学校宣讲政策、高中学校重点展示办学实力、初中学校校长、班主任、科任教师承担稳控责任等措施,切实起到缓解中考优质生源流失的作用。根据录取情况,我县2021年中考府谷中学录取800分以上的考生8名,录取750分以上的考生154名,优秀生源流失问题得以缓解。
2.关于稳控优秀教师流失问题。一是通过提高教师待遇稳控教师流失。依据县政府4月29日第4次常务会议纪要从2021年5月1日起,我县公益性、见习岗位教师每人每月按8.3%的比例增加工资,县政府每年安排780万元用于增加公益性、见习岗位教师待遇;依据县政府7月13日第7次常务会议纪要,教体系统中获得省市教学能手的公益性、见习岗位教师,参照在岗事业单位二级教师标准执行(现行标准:基本工资2579元/月,津贴2767元/月,包含五险一金);二是按照省、市《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府谷县《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优秀教师、高学历教师待遇,进一步提升我县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和办学影响力。
3.关于解决高考高分段和国内重点名校录取人数比例偏低的问题。一是继续推进“名校+”战略工程。启动府中省级示范高中创建工作,不断完善骨干体系建设体系,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二是加大对各高中学校高考前复习备考和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视导,并安排专项奖励资金,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力提升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三是继续实施目标驱动计划。建立教体局整体牵引、教研部门分类指导、学校量化考核的高考目标管理体系,为学校、班级、学生设定高考预期目标,分层分类细化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切实做好高考考前备考、心理辅导等各项准备工作。
4.关于加快高中教育发展和引进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办好家门口的优质高中教育的问题。
由教体局牵头,印发了《府谷县引进培养提升教育事业人才实施细则(试行)》,研制了《府谷县加快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府谷中学名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将其纳入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之中。制定了《府谷县教体局关于高中学校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方案》,所需经费通过社会捐赠等渠道筹措解决。
三、规范民建校舍租赁,建立评估和退出机制
经前期评估,目前涉及租赁的7所学校(华阳、同创、八中、三中、前石畔、八幼、九幼)的租赁费评估工作已经完成(最终评估结果比原来降低1000万/年),下一步,将拿出方案,组织评议和听证,并落实分步退出机制,全力规范校舍租赁行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