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简体 | 繁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提案建议 >  正文

索引号 xzx/2022-00001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2022-01-25 发布日期 2022-01-25
标   题 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建议
发布机构 府谷县政协 公文时效 有效
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建议

提案者:徐文娟、武鹏程

承办单位:农业局

案 由: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提出“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并作出重要部署。

五年来府谷县精准施策、合力攻坚,全县累计完成减贫任务3796户10539人,贫困人口全部动态清零,1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绝对贫困彻底消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中还是存在一些短板需要解决。

建议、办法和要求:

一、持续推动产业化发展。

村集体经济薄弱,有产业无收益,有的管理制度不完善、运营机制不健全,带贫益贫效果不够明显,收益分配不够规范。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兜底保障等方面,还需要统筹考虑村集体经济发展、脱贫就业、农特产品销售、特色种养殖业发展等问题。为了把脱贫工作做扎实,强化扶贫长效治本措施,“长短结合”发展扶贫产业,采取代养代种、帮收代销、“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模式,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镶嵌在产业链上。

二、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保持村庄的自然特色与人文景观,并围绕传统建筑适当地布置公共服务设施或公共活动场所。通过对废弃旧房、猪牛栏、露天厕所的清理以及对庭院的美化和绿化等措施,全面改善村容村貌。

健全完善农村环境治理管护机制,巩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成果,持续加强以绿化、美化、净化,把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制定专项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因地制宜新建和改建一批适度标准的厕所。

三、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当中,投入大量资金,解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问题,全县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都基本得到保障。下一步,应本着“分类指导、因需推进”的原则,加大农村饮水保障,扩大动力电覆盖面,解决好乡村道路的日常维护工作,探索建设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将邮政快递派件业务延伸到农村,探索农村牲畜棚圈保暖改造。

四、要进一步从乡村文化的基础和特色出发,适应乡村人口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建设乡村文化“自我供给”系统,提高文化建设与服务的适应性,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培养发展乡土文化骨干,重视发挥乡土文化骨干的领头作用,给予相应的激励。在乡村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乡村集体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庙会、秧歌等有历史基础的文化活动,通过公共文化活动增强凝聚力和认同感。

办理情况:

县政协提案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示范村建设情况

2018年,我县启动建设1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累计实施项目177个,完成投资2.45亿元(市级下达奖补资金6800万元,县级配套奖补资金500万元,涉农部门投资和撬动社会投资1.72亿元)。2020年10月通过市上组织的评估验收。

2019年,我县启动建设1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安排项目89个,计划投资11468.8万元,截止今年5月底,所有未完工项目均已开复工,完成投资9289.6万元(市上下达奖补资金4700万元),目前已全部完工。

今年县财政安排1000万元奖补资金用于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经我局多次调研,最终选择人口集聚度高、交通便利、产业特色较明显的府谷镇新府村(高家音则村)、木瓜镇尧坬坡村、哈镇大岔村、武家庄镇白云乡村和麻镇村5村作为新启动建设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目前各相关镇村正在组织人员进行实地调研,合理规划示范村建设项目,其中,部分条件成熟,无需办理招投标手续的项目已开工建设。

二、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草拟并推动县政府出台《府谷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费用,按照县财政奖补、镇级统筹协调、村民自筹的原则,实行县、镇、村三级负担,其中县财政每年预算1170万元奖补资金,用于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落实。《实施意见》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形成了有队伍、有经费、有制度、有标准、有监管的“五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体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