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简体 | 繁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数据 >  正文

索引号 030/2022-00014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2022-10-17 发布日期 2022-10-17
标   题 初心如磐践使命 砥砺奋进启新程
发布机构 统计局 公文时效 有效
初心如磐践使命 砥砺奋进启新程
——“十八大”以来府谷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建设,紧盯追赶超越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夺取了转型升级、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全面小康的重大胜利,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筑牢了府谷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综合实力实现新突破

经济总量稳步攀升。十年来,全县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总量稳步攀升。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450.52亿元,2021年突破700亿元达到735.88亿元,是2012年的1.6倍,年均增长6.9%。随着经济总量

的不断扩大,全县人均GDP也在不断提高,2012年、2017年人均GDP分别为172381元、181817元,2021年人均GDP突破20万元大关达到287343元,是2012年的1.7倍。2022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4.88亿元,全年有望实现850亿元,经济总量将再创新高。

财政实力明显提升。十年来,财政实力显著提升。2012年,全县财政总收入85.9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7.42亿元,2021年财政总收入206.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8.54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2.4倍、1.8倍,年均分别增长9.2%、6.6%。2022年上半年财政总收入149.4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4.84亿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将均创历史新高。政府财力的增强,为全县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十年来,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品位提升加速转变,老城区、新府山、新区“三位一体”空间格局基本形成。社区工厂、集贸市场全面投用,新府山配套设施日益完善。支线机场已开工建设,为打造立体交通、促进区域融合奠定了基础。大量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比重明显上升,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2021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1%,比2012年末提高3.1个百分点,有效带动了投资和消费需求。

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产业支撑显著增强

农业农村经济态势良好。十年来,全县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狠抓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基本形成了以羊子、海红果、小杂粮为主体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培育了一批叫得响、有显著影响力的品牌产品和企业。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获批,武家庄镇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府谷黄米、海红果等5个农产品正式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名录。推行“农户+合作社+企业”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2021年,全县农林牧渔业产值达到19.27亿元,较2012年增加10.63亿元,较2017年增加7.52亿元。2022年上半年农林牧渔业产值2.76亿元,增长6.3%。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全县按照“优化煤、增容电、做强镁、扩产能”的新发展思路,积极构建产业集群发展载体,以煤为基准点,以电为突破点,以载能工业为侧重点,以制造业为延伸点,扩大产业面、延伸产业链,打造煤电、镁铝、新能源、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府谷镁”商标正式发布,高纯镁研发全面铺开。特高压换流站启动送电,清水川电厂三期加快推进,陕投、宁源等5个风电项目并网发电,三峡、德源等120万千瓦新能源指标获批。中联、中石油完成77口勘探井钻探,华仑天然气场站建设进展顺利,煤层气开发步入快车道。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8.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8.9亿元。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达到1240.46亿元,是2012年的2.1倍,年均增长8.4%,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5.68亿元,是2012年的1.4倍,年均增长3.3%。2022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16.57亿元,增长49.9%,规上工业增加值323亿元,增长9.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将均创历史新高。

第三产业活力迸发。十年来,全县第三产业市场主体大量涌现,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明显优化,成为带动经济增长、吸纳就业人员的重要力量。2021年服务业增加值176.26亿元,较2012年49.26亿元涨幅明显,年均增长15.9%。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从2012年18.2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3.70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2012年9.2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66亿元,金融业从2012年4.7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3.67亿元,房地产业从2012年0.6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4.45亿元,其他服务业从2012年11.7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61.22亿元。2022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77.82亿元,增长7.7%。

三、内需动力支撑增强,消费潜力释放加快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十年来,全县坚持“项目为王”,把抓产业项目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为了项目干,坚持全生命周期抓项目建设,全过程抓项目管理服务,出台一系列稳增长促投资政策措施,多元带动保持投资快速增长。2012-2021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76亿元,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2022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1.91亿元,增长20.8%。

消费升级态势明显。数字经济助推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消费潜力有序释放,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的30.8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57.38亿元,年均增长7.2%。2022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6亿元,增长9.2%。

四、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人民生活实现小康

城乡收入大幅增加。十年来,全县坚持多措并举、重点发力、精准落实做好城乡居民增收工作。全面推行羊子代养、消费帮扶、就业创业等富民增收模式,1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实现10539人稳定脱贫,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29083元增加到2021年的40540元,年均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1783元增加到2021年的18187元,年均增长4.9%。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收入倍差由2012年的2.5降至2021年的2.2,缩小0.3。2022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47元,同比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99元,增长5.7%。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十年来,全县坚持把稳就业和保就业放在首位,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实施各类就业培训工程。2021年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3.8%,城镇新增就业3577人。

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和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持续提高,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工作有效开展。公益性岗位和见习人员工资上调8.3%,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县级补贴标准提高至113元,全县低保对象“应保尽保”。2021年末全县参加失业保险职工16338人,工伤保险86059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1881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94588人,生育保险31587人。

五、共享发展步伐坚实,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县医院门诊楼主体落成,中医院新大楼顺利搬迁,传染病楼已完成改造,14个镇卫生院完成标准化改造,建成2个医共体,分级诊疗体系基本形成。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服务人员数量大幅增加,为满足人民群众卫生服务需求提供了重要保障,县内就诊率85%以上。2021年末全县有县级公立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24个,民营医院6个,门诊部、诊所、医务室60个。住院床位1403张,较2012年增加123张,卫生技术人员2135人(包括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较2012年增加487人。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府谷中学、职业中学等重点民生工程建成投用,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成功创建。积极推进教育公平和体制创新,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中小学校在校学生规模持续扩大,培育质量显著提高。2021年末,全县有高级中学2所、职业中学1所、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2所、小学19所(含教学点)、幼儿园5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37229人,在园幼儿(包括民办幼儿园)10465人,教职工4140人(不含民办幼儿园教职工),分别较2012年增加2377人、402人、770人。

文化事业呈现新气象。全方位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文化事业取得长足发展。2021年图书馆入馆人流量16万人次,数字阅读访问量达50万人次,举办各类阅读活动130场次,参与读者36万人次。年末电视综合覆盖人口24.93万人,电视人口覆盖率99.97%,有线电视入户率52%。广播综合覆盖人口24.93万人,广播人口覆盖率99.85%。

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社区标准化建设、“9+X”综治信息平台、基层网格化管理实现全覆盖,“四社联动”社区服务机制基本形成,“五联五共”“五治六法”等精细服务建设为省市提供经验。“诚信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六清”任务进度全市领先。公众安全感和政法部门满意度实现双提升,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

六、绿色发展底色亮丽,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聚焦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02%。

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加大。2021年造林绿化面积5.3万亩,森林覆盖率25.02%,林草覆盖率53%。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94.4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7.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8%。

环境质量持续优化。全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1年县城空气质量同比改善,优良天数为300天,同比增加6天,细颗粒物(PM2.5)为33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改善17.5%。黄河碛塄国控断面全年综合评价水质为Ⅰ类。

征途漫漫从头越,奋楫扬帆向未来。步入新征程,全县上下将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靶向施策,重点突破,凝聚起全县上下各领域的磅礴力量,奏响府谷大地高质量发展最响亮的旋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