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简体 | 繁体

《论语》选解(十三)
来源:府谷县人民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15-12-23 09:43:32   作者:蔺振华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对孔子言行的追记,也有对孔子弟子言行的记录,它是儒家的原始经典。

《论语》一书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中心思想­——仁。“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是孔子全部理论的核心,是孔子心目中为人、处世、治学、为政的最高准则。所有关于“礼”、“乐”的规范,都是为实现“仁”这一道德理想而服务的。《论语》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历史上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被誉为中国人的圣经。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在中国的历史上,再没有哪一部经典能对中国人有如此之大的影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儒家学说,至今仍然闪烁着穿透历史迷雾的智慧之光。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誉为“万世师表”。孔子富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主张礼治德政,为实现抱负,曾仕鲁,并周游列国,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从事教育。它的思想不仅主导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远播海外,受到各国的尊崇。

儒家思想在中国长期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起源和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先秦时期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原始儒家。他们重在“社会的道德实践”,主要属于政治儒学,二是宋明理学,包括程(程颢、程颐)朱(熹)学派,陆(九渊)王(守仁)学派,还有胡宏、刘宗周为代表的另一个学派。他们重在“人伦的心性修养”,主要属于伦理哲学。

另外,有“现当代新儒学”之说,是指自熊十力、马一浮、梁漱溟(谓为新儒家三圣)以来,承接宋明理学,上溯先秦儒学,并对照于西方文化传统,面向现代社会,采用现代学术话语,整合重铸而开启了的新儒学传统,可以说是儒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子曰:“父母之年①,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②。”

——《论语•里仁》

[注释]

①年:年岁,年龄。

②惧:忧惧,担心。

[今译]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记在心上。一方面因为他们高寿而欢喜,一方面因为他们高寿而忧惧。”

[解析]

父母的年岁,不知不觉中已经变大。当我们在不停地为事业奋斗、为生活奔忙的时候,可曾在意过为儿女操劳了几十年的父母已经变老;可曾想到过我们还没有好好报答父母之恩,没有尽了孝。孔子本章之言给我们点了个醒。父母的年岁,为人子者,须常常记在心上,不可以不知道。现在父母寿考康宁,我们可以承欢膝下,应当倍加珍惜,常生欢喜心、感恩心。孟子说,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是第一乐。然而,父母年岁增大,就意味着衰迈,每过一天,生命就减少一天,不可能常和我们在一起,今年我们能给父母过这个生日,明年就不一定能了。为儿女者,当时时生起忧惧心,及时行孝。古人说,人生有两件事不能等,即“为善不能等,行孝不能等”,因为“孝亲由我,寿由天”哪!

“家有一老,人有一宝”。大家都知道,田里能生长出粮食,可是不一定知道,有一种田能生长出比粮食不知贵重多少倍的东西——福报。这种田称为福田,只要好好耕耘,世世代代受用不尽。福田有三,父母是第一福田,叫做恩田。我们若能尽心孝养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那收获的是子孙昌盛,福禄绵延。这个道理并不难懂,因为善必有善报,而百善孝为先,孝是德之本。一旦父母离开了我们,就意味失去了恩田这个宝,再想耕种,永远没有了。

孔子这句话,看似平淡,其意很深、很广。今天的人对父母亏欠的实在是太多了,真的应快快觉悟啊!有的人可能会说,现在太忙了,等我干出点事业后,给父母买好东西吃,买好房子住,好好孝敬他老人家。可是他不明白,孝的根本不是这些东西,而是一颗心。等我们事业有成了才行孝,那已太晚了,到那时,留给自己的只有遗恨,留给世人的会是骂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